<![CDATA[新闻 - dotdot]]><![CDATA[新聞一︱控制體重能有效預防糖尿病 [轉自至Fit男女]]]>

糖尿病的成因除了和遺傳有一定關係之外,要預防糖尿病,肥胖問題亦都要特別關注。 

想有效的控制體重,可以用身高體重指標 (BMI) 先計一計,看看自己的體重是否標準。只要將自己的體重除以身高的二次方,成年的亞洲人,無論男或女,如果 BMI 在 18.5 至 22.9 之間就代表正常,超過 23 就是過重邊沿,超過 25 和 30 就是中度肥胖和嚴重肥胖。 

要體型健康,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,五殼類和疏果都應該要多吃,肉類和奶類就要適可宜止,而且要低油、低鹽和低糖。除了飲食之外,多做一點耐力性和抗阻運動,都證實了和預防及控制糖尿病有效的方法。抗阻運動即舉重類運動,而耐力性訓練則是指帶氧運動,例如游泳、跑步、打球之類。在做運動的時候,利用肌肉活動來刺激身體對血糖的吸收,改善胰島素抗阻性,就能有效減低血糖。但這個刺激吸收血糖過程,在運動後 48 至 72 小時就有逐漸減弱,想長效控制血糖,最理想是每天做三十分鐘運動。

]]>
151Mon, 13 March 2017 00:00:00 Asia/Hong_Kong
<![CDATA[專題四 | 糖尿病年輕化 [轉自至Fit男女]]]>

年輕人患上糖尿病有上升趨勢,每五個患者,有一個患者患病時是40歲以下。人口肥胖趨勢、香港人攝取能量過多及運動太少,因此年輕人易患上糖尿病。33歲的蔡小姐,於19歲的時候受家族遺傳,確診患上糖尿病,當時她經常感到疲勞口渴。工作飲食不定時,加上小時候沒有控制血糖,引致眼底出血,眼睛出現黑點,直至眼睛出血,蔡小姐才進行手術,手術後視力只能回復五成,大大影響工作。

]]>
150Mon, 13 March 2017 00:00:00 Asia/Hong_Kong
<![CDATA[專題三︱心臟病已成為本港第二號殺手疾病 [轉自至Fit 男女]]]>

男性心臟病有年輕化趨勢,而患上冠心病的比例更比女性為高。生活忙碌、工作壓力大、缺乏運動,食無定時、較少時間調理身體、吸煙、近親患有冠心病、西方化飲食習慣,例如,紅肉、高脂肪、高膽固醇及高飽和脂肪等,都會引致有患上冠心病的高危因素,例如有高血壓及膽固醇,增加患上冠心病的機會。冠心病患者容易心絞痛、氣促、臉色蒼白、流汗、身體虛弱、噁心或消化不良等病微,運動時心口翳悶、上氣不接下氣。

]]>
143Mon, 6 March 2017 00:00:00 Asia/Hong_Kong
<![CDATA[專題二︱糖尿病前期 [轉自至Fit男女]]]>

香港每10個成年人,就有一人患糖尿。患者發病之前大多沒有病徵,空腹血糖水平都屬正常。但如果進一步測試餐後血糖指數,看血糖值有否飆升跡象;若血糖值長期超出正常水平,但未升至糖尿病的階段,可定義為「糖尿病前期」人士,有機會在約10年後惡化成為糖尿病患者。想逆轉情況,多做運動,並嚴格控制飲食中糖份和澱粉質的攝取量,是減輕體重,降低糖尿發病風險的有效方法。

]]>
142Mon, 6 March 2017 00:00:00 Asia/Hong_Kong
<![CDATA[專題一 | 心律不正 [轉載港台電視31]]]>

現代都市人生活繁重,工作壓力大,加上飲食作息不定時,又缺乏運動,即使醫療科技日益發達,但工作及生活長期得不到適當的協調,自然會導致身體產生各類問題

心臟病是現時香港的第三位「殺手」,平均每年有大約6,000人因心臟病而死亡。在死亡個案當中,大約有10%是由於心律不正引致心臟病發猝死的。

]]>
124Tue, 28 February 2017 00:00:00 Asia/Hong_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