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[CDATA[新闻 - dotdot]]><![CDATA[專題三 | 睡眠窒息症 [轉載至Fit男女]]]>

有不少太太經常投訴枕邊人鼻鼾聲過大,但原來女性亦會有打鼻鼾的情況。66歲的Teresa,10年前被老公投訴有鼻鼾聲,但一直沒有正視問題,近這兩年,Teresa因頭痛而徹夜未眠,因為窒息缺氧的情況,身體出現排尿的荷爾蒙,引致睡眠時有夜尿的情況,Teresa睡眠時經常要到洗手間, 幾乎每小時去一次。這使她日間時間沒有精神,坐著及煮食時亦容易睡著,生活造成困擾。睡眠窒息症的患者窒息次數愈頻密,夜晚會經常甦醒,能熟睡的時間很少,當人不能熟睡便不能「叉電」,使日間時欠缺精神,無法集中精神。
後來Teresa接受專科睡眠測試,測試結果為嚴重程度,睡眠質素差,容易因窒息引致死亡,因此需要呼吸機的幫助,提供氧份使氣道暢通,改善睡眠質素及減少夜尿情況,Teresa因睡眠充足,改善日間精神情況,脾氣亦得以改善。

打鼻鼾很普遍,大約有10%小童,40%大人都有鼻鼾聲。夜晚睡覺時,全身肌肉會放鬆,當舌頭和咽喉一同放鬆,會引起某程度上的阻塞,正常反應為大力呼吸,會令因此吊鐘及軟組織產生震盪,形成鼻鼾聲,若舌頭倒塞咽喉,會引起睡眠窒息症。當缺氧時,腦幹會不斷甦醒,提醒患者要不停抖氣,因此患者會不斷在輕睡及醒的情況。有患者亦因窒息缺氧加速血管的粥樣硬化,引致高血壓,增加中風的風險。

]]>
149Mon, 13 March 2017 00:00:00 Asia/Hong_Kong
<![CDATA[新聞一 ︳睡眠窒息症 [轉自TVB]]]>

本港約百分之三成年人患睡眠窒息症,約一半人由舌根淋巴肥大引致,有公立醫院使用機械臂進行手術,有甚麼好處呢? 27歲的陳先生鼻鼾聲擾人,親友都有耳朵「受罪」的經歷:「都有十年,因為跟家人住,家人會跟我說,你有很大鼻鼾。去旅行時跟朋友睡,很明顯有影響,他們會說晚上完全睡不著。」 醫生檢查發現他的舌根淋巴肥大,睡眠時造成阻塞,每小時平均缺氧二十多次,患中度睡眠窒息。 瑪麗醫院過去兩年使用機械臂做手術,為這類病人切除舌根淋巴組織,擴張呼吸道。醫生指使用傳統手術刀不能經口腔轉彎到舌根,而機械臂設有內鏡及儀器能「轉彎」,可徹底切除肥大的組織。 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曾敬賢表示:「手術後鼻鼾一定沒有,但病人沒鼻鼾,不代表沒有睡眠窒息。大約三至六個月,我們會幫病人做睡眠測試,就知道手術是否成功。研究顯示使用機械臂,約五至七成病人能將睡眠窒息指數減超過一半。」 「睡眠窒息指數」少於5屬正常,5至15屬於「輕度」,15至30屬「中度」,多於30就是「嚴重」。 忽視睡眠窒息症後果可以很嚴重,由於經常缺氧,會損害心肺功能,增加中風、心臟病、高血壓,甚至突然死亡的機會。 是否所有舌根淋巴肥大的人都適合做機械臂手術? 醫生說,要視乎肥大的原因,例如年紀大肌肉鬆弛,或上呼吸道因為積聚脂肪而收窄,都不適合做機械臂手術。因為能切除的舌根淋巴組織有限,可能會影響說話及吞嚥功能。 如果完全不做手術,可以怎樣處理﹖ 醫生指,大約一半患者睡覺時會戴「正氣壓呼吸機」,作用是在病人睡覺時吹氣,頂著舌頭及吊鐘不跌下來,擴張呼吸道,好處是沒風險,但一不使用就會打回原形。

]]>
116Wed, 15 February 2017 00:00:00 Asia/Hong_Kong
<![CDATA[新聞二 ︳ 睡眠障礙 [轉自有線新聞] ]]>

都市人除了因面對壓力大,而引致失眠之外,亦會引致低質素睡眠,例如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,包括發開口夢、手腳無意識下舞動,甚至夢遊。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副教授鍾家輝解釋指,夢遊人士腦部仍在深層睡眠中,但手腳仍未「睡覺」。睡眠障礙對病患者造成極大生活阻礙,亦會對家人造成困擾和負擔。

]]>
59Wed, 7 December 2016 00:00:00 Asia/Hong_Kong
<![CDATA[專題一 | 睡眠窒息症 [轉載港台電視31]]]>

現時,本港中年男性的睡眠窒息症發病率大約為百分之四,女性為百分之二,當中大部份患者都屬於阻塞性睡眠窒息。在香港,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,是由於華人的下顎或上顎顴骨一般比較短,所以當睡眠時,肌肉放鬆,舌頭向後移,便會較容易阻塞咽喉,造成窒息。

]]>
125Tue, 28 February 2017 00:00:00 Asia/Hong_Kong
<![CDATA[專題二 | 抑鬱症 [轉載港台電視31]]]>

抑鬱症
抑鬱症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都市病,患者會機會感到長時間情緒低落、對平時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、睡眠質素轉差、不想與人有接觸以及有自殺的念頭。九龍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吳文建醫生指出,抑鬱症的成因可以分為幾個因素,第一是身理方面,研究發現抑鬱症病人腦內分泌出現問題,影響腦訊息傳遞。第二因素是心理方面,抑鬱症病人往往對事物都有抱有較負面的看法,容易產生抑鬱情緒。最後是社會因素,當人遇到生活上壓力及困難,就會增加患上抑鬱症的機會。

]]>
127Tue, 28 February 2017 00:00:00 Asia/Hong_Kong